煙臺金正環保
本次大會上,中國海洋學會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分會副理事長楊波、金正環保總經理李越彪受邀出席開幕儀式,并致辭。
中國海洋學會海水淡化與水再利用分會副理事長 楊波
楊波副理事長表示,海淡研修班伴隨和見證了我國海水淡化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家發改委和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海水淡化利用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90萬噸/日以上,并實現海水淡化關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希望通過本次研修班培訓,能夠幫助大家深入了解海淡技術的原理、方法和實際應用,為今后的工作和實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導。
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越彪
李越彪總經理表示,本次大會能夠由金正環保承辦,這是對金正環保的極大信任和鼓舞,也是對金正環保在中國水資源處理和再利用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金正環保自2012年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水循環利用與環境改善為使命,推動水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已發展成為中國水處理行業的獨角獸企業。金正環保將在水處理領域十余年積累的創新產品技術和成熟運營經驗,以及安全、綠色的環保標準延伸至海水資源化利用領域,全面開展海水資源化特種平板膜產品的開發和全產業鏈布局,研發海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工藝包,推動海水淡化向可持續化、資源化、國產化轉型發展。
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 胡敏
煙臺金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顧問 張楊
本次大會上,金正環保副總工程師胡敏,技術顧問張楊分別作《金正環保海水資源化創新解決方案》、《海水淡化膜過程與濃鹽水資源化技術現狀與發展》主題報告,內容精彩紛呈,引領行業專家對海水資源化技術創新發展進行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海水因含鹽量高使其不能直接被人類利用,技術的進步使得海水淡化成為緩解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傳統海水淡化也面臨著眾多技術挑戰。目前,傳統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有膜法海水淡化(反滲透RO)和熱法海水淡化(多效蒸餾MED和多級閃蒸MSF)。海水淡化技術普遍存在淡水回收率較低的問題,膜法海水淡化(反滲透RO)和熱法海水淡化的常規系統回收率分別為30%~40%和15%~40%,其余大部分濃海水被直接排回大海。其中傳統雙膜法因卷式反滲透膜對進水水質要求較高,具有預處理要求嚴格,工藝線路長、設備占地大、土建成本高,膜系統清洗恢復能力差,系統回收率低等弊端,海水淡化后排海濃鹽水比海水的含鹽量高大約1倍,且因混入大量清洗藥劑,導致局部海水鹽度增大,水質惡化,水溫升高,溶解氧減少,進而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除此之外,海水淡化工藝并不能徹底地將海洋資源“吃干榨凈”。因此,對海水進行資源化綜合利用,在獲得寶貴淡水資源的同時,進一步從海水中直接提取原鹽、溴、鎂、鉀等副產品,完成向大海要淡水,向大海要資源的全過程才是大勢所趨,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及解決資源緊張現狀的必由之路。
金正環保海水資源化創新解決方案
解決世界缺水難題 充分提取有價元素
金正環保將平板特種膜(CDRO)技術代替傳統雙膜法應用于海水領域,創新研發出以“平板反滲透淡化和逐級濃縮+納濾分鹽”為核心技術的海水資源化創新解決方案,全面推進海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全產業鏈貫通。
金正環保海水資源化創新解決方案技術優勢
利用平板特種納濾膜分離一二價離子的作用,有效分離濃縮海水中的鈣離子和鎂離子,降低后續淡化系統結垢風險,大幅度提高氯化鈉和氯化鉀純度,并且簡化制鹽工藝,增強項目經濟效益;
實現海水高倍濃縮,相比電滲析法,運行成本降低25%,且主要設備國產化,降低了電滲析裝置設備維護費用,且重要膜產品避免了受制于日美進口的缺點,實現了海水淡化和資源化關鍵技術裝備自主可控;
可以分離提取海水中的氯化鈉、氯化鉀、溴素、硫酸鈣、硫酸鎂等資源,實現海水淡化、濃鹽水資源化綜合利用,既貼合國家循環經濟和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趨勢,又解決國內緊缺的鉀、溴、鋰等戰略資源,同時還避免海水淡化過程中濃海水排放可能造成的海域生態環境破壞問題;
實現濃海水零排放的可能性,未來應用前景廣泛,且減少傳統日曬制鹽的土地和人工消耗,大幅提高了生產力,提升了項目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
會后,參會專家對金正環保創新產業園進行了全方位的參觀、指導并座談交流。
海水資源化綜合利用是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雙贏的產業,它的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轉型發展將加速中國海洋強國的建設。金正環保繼續堅持走綠色循環發展之路,將自主投資3000萬元建設首個海水資源化中試項目,實現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資源利用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機統一,持續引領海水資源化綜合利用向節能降耗、提質增效、循環利用方向的創新發展。